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近七成老年消费者去年买过保健品 需警惕“四大陷阱”

2017-11-3 00:35:22

来源:东方网 作者:陆燕婷 选稿:成昭远

原标题:老人买保健品需警惕“四大陷阱”

  东方网11月3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昨天,上海市消保委公布了一份《老年保健品消费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近七成老年消费者去年购买过保健品。市消保委指出,推销老年保健品的不法商业模式逐步蔓延,个别极端案例的后果严重,提醒老年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是需要注意警惕免费诱饵、亲情攻势、迷信“专家”、投资理财等“四陷阱”。

  数据显示,有68.1%的老年人表示过去一年里为自己或配偶购买过保健品或保健器械。93%的老年人表示为自己或配偶购买保健品或保健器械的原因是“为了更健康”、27.2%是“为了治病”、26.7%是“为了减少子女的负担”、17.5%是“看其他老年人买就跟着买”、11.8%是“商家组织旅游”,还有因亲朋推荐或是商家赠送物品、专家建议买、名人或领导也吃、销售人员很亲切等理由而盲目购买。

  市消保委指出,一些保健品厂商利用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设置消费陷阱、牟取非法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时易遇到四种销售陷阱:

  一是免费诱饵。以“免费”为诱饵,诱使老年人上当受骗的手法最为常见。不法商家通过发放信箱广告,以免费旅游、免费抽奖、免费聚餐等吸引老年人参加,再以免费体检编造各种“疾病”诱使老年人掏钱高价购买保健品。老人使用后往往没有效果还可能引起副作用,想退货却遭遇没有发票、无售后服务的窘境。

  二是亲情攻势。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渴望交流、渴望亲情的心理搞感情促销。销售人员对老年人热情招呼、上门陪伴,甚至帮忙做家务等,待取得信任后开始推销价格不菲的保健品。但当老年人提出退货退款要求时,原本热情的态度发生转变,甚至再也无法取得联系。  三是迷信“专家”。有的不法商家打着“公益旗号”,如以某康复协会、某疾病防治中心、某防治工作站等骗取老年人信任;有的不法商家邀请各类“专家”前来授课,谎称“国家重点扶持项目”,再以“负离子”、“超声波”、“微循环”等高科技名词包装制造假象;有的不法商家雇佣“托儿”,写感谢信、送锦旗、现身说法等蒙蔽老年人。

  四是投资理财。不法商家表面推销项目投资、现金购股,以高收益诱惑老年人进行投资理财,如“低价购买原始股”、“项目投资后可返利”等,实则设置圈套推销保健品。

  市消保委指出,老年消费者应遵医嘱购买保健品,切勿受“免费”蛊惑,花大价钱购买了无疗效不对症的保健品,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切莫迷信商家宣传。购买保健品前务必认准QS及“小蓝帽”标志、批准文号等,购买后索取正规发票,留下证据以备维权。

上一篇稿件

下一篇稿件

近七成老年消费者去年买过保健品 需警惕“四大陷阱”

2017年11月3日 00:35 来源:东方网

原标题:老人买保健品需警惕“四大陷阱”

  东方网11月3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昨天,上海市消保委公布了一份《老年保健品消费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近七成老年消费者去年购买过保健品。市消保委指出,推销老年保健品的不法商业模式逐步蔓延,个别极端案例的后果严重,提醒老年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是需要注意警惕免费诱饵、亲情攻势、迷信“专家”、投资理财等“四陷阱”。

  数据显示,有68.1%的老年人表示过去一年里为自己或配偶购买过保健品或保健器械。93%的老年人表示为自己或配偶购买保健品或保健器械的原因是“为了更健康”、27.2%是“为了治病”、26.7%是“为了减少子女的负担”、17.5%是“看其他老年人买就跟着买”、11.8%是“商家组织旅游”,还有因亲朋推荐或是商家赠送物品、专家建议买、名人或领导也吃、销售人员很亲切等理由而盲目购买。

  市消保委指出,一些保健品厂商利用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设置消费陷阱、牟取非法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时易遇到四种销售陷阱:

  一是免费诱饵。以“免费”为诱饵,诱使老年人上当受骗的手法最为常见。不法商家通过发放信箱广告,以免费旅游、免费抽奖、免费聚餐等吸引老年人参加,再以免费体检编造各种“疾病”诱使老年人掏钱高价购买保健品。老人使用后往往没有效果还可能引起副作用,想退货却遭遇没有发票、无售后服务的窘境。

  二是亲情攻势。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渴望交流、渴望亲情的心理搞感情促销。销售人员对老年人热情招呼、上门陪伴,甚至帮忙做家务等,待取得信任后开始推销价格不菲的保健品。但当老年人提出退货退款要求时,原本热情的态度发生转变,甚至再也无法取得联系。  三是迷信“专家”。有的不法商家打着“公益旗号”,如以某康复协会、某疾病防治中心、某防治工作站等骗取老年人信任;有的不法商家邀请各类“专家”前来授课,谎称“国家重点扶持项目”,再以“负离子”、“超声波”、“微循环”等高科技名词包装制造假象;有的不法商家雇佣“托儿”,写感谢信、送锦旗、现身说法等蒙蔽老年人。

  四是投资理财。不法商家表面推销项目投资、现金购股,以高收益诱惑老年人进行投资理财,如“低价购买原始股”、“项目投资后可返利”等,实则设置圈套推销保健品。

  市消保委指出,老年消费者应遵医嘱购买保健品,切勿受“免费”蛊惑,花大价钱购买了无疗效不对症的保健品,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切莫迷信商家宣传。购买保健品前务必认准QS及“小蓝帽”标志、批准文号等,购买后索取正规发票,留下证据以备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