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没坐过这趟公交车 你错过了上海700年历史!

2017-11-17 09:39:14

来源:东方网 作者:任炽越 选稿:田雨霖

原标题:没坐过这趟公交车,你错过了上海700年历史!

  据乐游上海,老城是一座城市文化的源头。上海有条公交线路,沿路车站都是以老城门名命名,沿线众览城市人文源头、历史文化印迹,一路可以阅读上海数百年传奇,它还是世界上首条实现快速充电技术商业化的公交线路。这就是叫做“环城圆路”的11路公交环线,堪称全世界独一无二。

  乘着走走停停的11路,沿着人民路、中华路绕老城厢一周,沿途所见,皆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可以说,那些上海老城厢的人文特色景点,只要乘11路从老西门出发,环绕一周,再回到老西门,就能尽收眼底。

  老西门:名店美味是乡愁

  下车看什么?品老字号美食、逛老街看老建筑

  11路的起点站(也是终点站)老西门,过去也称仪凤门。老西门是当时南市区“三大”商业“重镇”之一(老西门、小东门、豫园),

  老西门中心商圈,有中百八店、全泰中老年服装店、老同盛南北货总号,还有冠生园食品店、大富贵酒楼、乔家栅(食府)等商铺饭店。这些店铺在全市都是大名鼎鼎的,很多老上海就是吃着这些店家的美味菜肴长大的,它留下了整整一代人的味觉记忆。

  在冠生园食品店的旁边,有一家出名的商店,那就是新华书店省版门市部。当时上海的新华书店卖的大多是本地版的图书,这家书店汇集了全国各大出版社的主要图书,就像一个小型的书市,吸引了全市爱书人前往,店堂内常常人头攒动。省版书店门市部对面,还有一家兴长发糖炒栗子摊头,每到秋天粟子上市,糖炒栗子的香味会飘过好几条街,夜晚一盏大灯泡下的吆喝声,更是成了老西门一景。

  老西门周边的梦花街、方斜路、仪凤路等都是有历史文化沉淀的街道,留存着许多有生动故事的老建筑。在文庙路上,就有一幢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很有特点的二层建筑,房屋的主人据说是当时上海大享黄金荣弟子、燃料大王王伟雄。房子采用中国江南传统的三合院形式,并糅合了挑出的混凝土阳台及铸铁栏杆等西方式元素,体现了中西合璧折衷的建筑风格。

上一篇稿件

下一篇稿件

没坐过这趟公交车 你错过了上海700年历史!

2017年11月17日 09:39 来源:东方网

原标题:没坐过这趟公交车,你错过了上海700年历史!

  据乐游上海,老城是一座城市文化的源头。上海有条公交线路,沿路车站都是以老城门名命名,沿线众览城市人文源头、历史文化印迹,一路可以阅读上海数百年传奇,它还是世界上首条实现快速充电技术商业化的公交线路。这就是叫做“环城圆路”的11路公交环线,堪称全世界独一无二。

  乘着走走停停的11路,沿着人民路、中华路绕老城厢一周,沿途所见,皆是古色古香的建筑。可以说,那些上海老城厢的人文特色景点,只要乘11路从老西门出发,环绕一周,再回到老西门,就能尽收眼底。

  老西门:名店美味是乡愁

  下车看什么?品老字号美食、逛老街看老建筑

  11路的起点站(也是终点站)老西门,过去也称仪凤门。老西门是当时南市区“三大”商业“重镇”之一(老西门、小东门、豫园),

  老西门中心商圈,有中百八店、全泰中老年服装店、老同盛南北货总号,还有冠生园食品店、大富贵酒楼、乔家栅(食府)等商铺饭店。这些店铺在全市都是大名鼎鼎的,很多老上海就是吃着这些店家的美味菜肴长大的,它留下了整整一代人的味觉记忆。

  在冠生园食品店的旁边,有一家出名的商店,那就是新华书店省版门市部。当时上海的新华书店卖的大多是本地版的图书,这家书店汇集了全国各大出版社的主要图书,就像一个小型的书市,吸引了全市爱书人前往,店堂内常常人头攒动。省版书店门市部对面,还有一家兴长发糖炒栗子摊头,每到秋天粟子上市,糖炒栗子的香味会飘过好几条街,夜晚一盏大灯泡下的吆喝声,更是成了老西门一景。

  老西门周边的梦花街、方斜路、仪凤路等都是有历史文化沉淀的街道,留存着许多有生动故事的老建筑。在文庙路上,就有一幢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很有特点的二层建筑,房屋的主人据说是当时上海大享黄金荣弟子、燃料大王王伟雄。房子采用中国江南传统的三合院形式,并糅合了挑出的混凝土阳台及铸铁栏杆等西方式元素,体现了中西合璧折衷的建筑风格。

  小西门:在文庙的书海间游荡

  下车看什么?文庙、龙门邨

  电车从老西门开出的下一站,就是小西门(尚文路)站,原名为尚文门。站头旁边就是蓬莱路,当年路两边全是卖皮革等鞋料的铺子,这就是全市闻名的蓬莱路皮革鞋料市场。走过短短的蓬莱路,就是蓬莱电影院,这是当时南市区三大电影院(沪南、蓬莱、南市)之一,每有新电影出来的周日或夜晚,影院门口总是人山人海,倒票的、等退票的,约人的,络绎不绝。

  从蓬莱路右拐,走没多远,就能看到一个牌楼,这是上海文庙的牌楼,穿过牌楼,就能看到上海中心城区唯一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学合一的古建筑群,这座建于元代的古代上海最高学府,在清咸丰三年小刀会起义中被毁,两年后重建,文革中遭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后政府拨款修葺,初步恢复面貌,成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后文庙内设立了全市最大的旧书市集,每到开市之日,众多好书之人、收藏之士,从全市各个角落纷至沓来,在书海间游荡,乐此不疲。

  在狭窄曲折的老城厢尚文路上,矗立着一座醒目高挑的中国古典式门楼。二层半高的玄黑色四角飞檐的屋顶下,是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朱曙先生书写的“龙门邨”三个大字。龙门邨的房屋布局整齐,清一色的青砖或红砖结构。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每一幢建筑都不一样,有西班牙式、苏格兰式、古典巴洛克式以及中国的民居式样,仿佛都在向我们诉说老上海那段令人着迷的历史。

  大南门:标志性建筑是邮电局大楼

  下车看什么?大南门邮电局大楼、警钟楼、梓园、书隐楼

  电车继续前行,小西门后一站是大南门,原名跨龙门。车站旁边正好是大南门的标志性建筑,大南门邮电局大楼。这座建于1921年的古典主义市政建筑,原为上海电话局大厦,它见证了上海电话的发展,是年末,上海电话用户发展至681家。

  电车从大南门向前开去,就是小南门站,古时叫朝阳门。还没到站,就能看到矗立在车站对面高高的百年警钟楼。为加强华界火政,1907年上海救火联合会发起在中华路建造望台暨火警钟楼,由求新轮船厂创办人朱志尧负责建造,是华界建立最早的火警楼。

  钟楼建造历时3年,耗资7250两白银,于1910年6月落成。钟楼高10.58丈,分作6层,每层相距百级,第四层悬警钟,鸣时声达数里外。楼架全用铁质水泥,中为旋螺梯,四周皆围网,人行其中,几忘登高之险。楼顶建望室,可清晰鸟瞰南市及浦东一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钟楼成为宣布发动起义的信号楼,这也是迄今仅存的近代消防建筑。

  在钟楼下面有一条黄家路,从中华路拐进去一直往里走,可找到一条叫乔家路的老街,据说是由乔家浜填没所筑。沿着乔家路至永泰街口,有一棵古银杏树,再向前步行没多久,便是上海画派大家王一亭私宅“梓园”,附近居民称其为王家花园,当年园主人曾在园内的八角餐厅接待过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夫妇。

  如今梓园的欧式古典风格门楼还依稀可辨,门楼上由著名书画家吴昌硕所题“梓园”两字,尚保存完好,但门楼后的建筑已物况不佳。旁边还有家小工厂,所占地盘就是梓园的花园。

  乔家路上的光启南路曾出了个知名度颇高的居民,那就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据考证,徐光启出生并居住在乔家路上的“九间楼”,此楼一排九间,坐北朝南,为两层砖木结构,略呈“凸”字形,全屋原有十三进。今存“九间楼”,仅是其中一进,后历经战火,已毁掉若干间,现仅存七间,外观已与普通民宅无异。

  在乔家路上的天灯弄,有一座距今250多年的名宅“书隐楼”,由清乾隆年间江西学政沈政所建,因楼址所在上海县城中心地带,故取“大隐隐于市”之意。该楼共建了13年,作藏书与居住之用,为明清江南三大藏书楼之一。后由沈氏转售赵氏,光绪七年又由航海贸易商郭氏购得,现为郭氏后裔私宅。整个建筑分为两部分,共五进,有70多个房间,结构为砖墙立柱,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木架构,榫卯组合,三合院型,楼内院落,处处可见精美的砖木雕刻艺术,尤为珍贵。

  大东门:老字号和优秀历史建筑

  下车看什么?老房子

  电车过了小南门,再往前开,就到了大东门。大东门原名朝宗门,是当时老城厢的水门。肇家浜的河水流经大东门,经里郎家桥、外郎家桥、龙德桥、里关桥、大关桥,流入黄浦江。1915年水道填平,名为白渡路。

  由于大东门是浦东菜农进入浦西的第一站,时间一长就出现了许多蔬菜摊贩,逐渐在紫霞路外郎桥家一带,形成了上海最早的马路菜市场。紫霞路菜场的出现,在周边又开出了许多商铺,最出名的要数毛家路上的老牌酱园冯万通,狭长的店堂里有长长的柜台,山墙上大大的“酱”字,足有二层楼高。

  在大东门老城厢内,复兴东路旁边的金坛路上,有一片式样、结构、层数都不一样的40多幢民宅,有的具有现代派风格,装饰精美,有的比较简约,装饰简洁。因这一批建筑体现了沪上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建筑发展特点,被列入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从中华路复兴东路向北不远,有座三层楼高,外加一个塔楼的大厦,是一座具有折衷主义风格、巴洛克细部特征的钢筋混凝土大楼,由糖业南北货业领袖裘养志、凌励成于1924年发起建造完工。初为联市联谊会大楼,1932年改为糖业南北货同业联合市场,1942年在此创办过联市补习夜校、联市流通图书馆等,曾是上海地下党重要活动场所。

  小东门:商贾汇集之地

  下车看什么?十六铺码头、城隍庙

  小东门原称宝带门,站点在环城线上也算大站,因为站的东面就是十六铺码头及对江轮渡站,四周还设了多条公交线路。

  小东门的北面是人民路第一小学,附近的孩子一茬茬都在这儿念书,老师与家长都很熟识。小学校的边上是一家名为“沪南”的电影院,这家建造于1929年的大戏院,曾先后冠名为“东南”与“银都”,五十年代解放妇女劳动力时,成为唯一一家由妇女管理的影院。据说电影院也是头轮影院,每有新片,它与南京路上的大光明会同一时间放映。

  小东门的西面,穿过方浜路不远,就是名闻遐迩的城隍庙。这里的上海老街重现了童涵春、老同盛、吴良材、万有全、裘天宝、老上海茶馆、德顺酒菜馆、春风得意楼等百年老店。

  新开河:古城公园里的古迹

  下车看什么?古城公园、古建筑

  11路电车从小东门由南向北开去,是新开河站,即原来的新东门,又称福佑门。这里也是古城公园的入口之一。

  从车内向西看去,在丹凤路人民路的交汇处,曾耸立过一幢形态恢宏、气度雍容的钢砼结构的褐色五层欧式大厦。大厦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地基即是原城墙的丹凤楼,当时是由荣氏创立的华裔面粉交易所。

  在古城公园的深处,保留着沪南钱业会所的古建筑。这座建于134年前清光绪九年上海最早的钱业公所,为三进式院落,又称“集益堂”,当时为入会钱庄祭祀与议事的场所。据介绍,公所原址在大东门附近,2002年迁址重建,为古城公园的“古”,增添了不少文化内涵。

  新北门、老北门:古寺院和曾经的古玩汇聚处

  下车看什么?沉香阁、小桃园清真寺

  在新北门站的不远处,穿过宽阔的丽水路,由一条通往方浜路城隍庙正门的旧校场路,中国年画品种中,小校场年画就出自这条路上。从旧校场路,拐入沉香阁路不远,抬头就能见到上海最大、最有特色的比丘尼寺院。沉香阁由原豫园主人潘允端所建,距今已400多年,寺中因供奉沉香木雕刻观音佛像而得名。1983年寺院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汉族地区142座重点佛教寺院之一。寺院虽几经兴衰,但香火终日兴盛,已成为全国著名的比丘尼寺院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丽水路的马路对面,是四川南路的尽头。站在路口,就能望见“若瑟堂”高高的塔尖。这座具有罗马与哥特式风格的建筑,建于清咸丰十年,曾是上海租界最早之一、经历了157年风雨沧桑的天主教堂。

  上海开埠后,新门北侯家路因邻近城隍庙,逐渐成为古玩集市,由南京、苏州迁沪的古玩商设立的玉业汇市公所,就设于此。后著名的四美轩、天宝斋、丛古斋、辟玉林等古玩店铺都先后在附近开设,最多时达数百家,使新北门一带成为当时最大的古玩业汇市。

  电车从新北门开过去,就是老北门站,以前称晏海门。新、老北门,两站相距不远。从紧挨车站旁边的河南路进去,在福佑路一拐弯,就能看到临街坐南朝北的“小桃园清真寺”。

  小北门:有一段460多年的上海城墙

  下车看什么?四明公所、大境阁、老城墙、露香园

  11路电车从新北门再往前开,就到了小北门站,原名拱辰门。车一靠站,迎面就是四明公所红砖清水墙门坊。四明公所俗称宁波会馆,是旅沪宁波商人与手工业者的行会组织,初建于嘉庆二年,占地30余亩,小刀会起义期间,毁于战火,后重建,有正殿、后殿、土地祠等。1979年尚存的打唱台、后殿拆卸移建于青浦大观园,现仅存孤零零的门楼,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四明公所马路对面的大境路旁,有一座大境阁,在大境阁下,有一段已有460多年历史的、遗存的上海城墙。当初因为在老城墙上修建了大境关帝殿,使得这座城墙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在一些城墙上还能看到印有“咸丰五年造”、“上海县城砖”、“同治五年造”的字样。在大境阁的旁边,有一座距今已有130多年的海上白云观,保存有灵宫殿、灵霄金殿、老君堂、雷祖殿等,现存七尊明代镏金铜像,为全国其他道观所未见。

  小北门的露香园路,因历史名园露香园而得名。该园建于明代后期,占地约40亩,为顾氏花园。建园时顾氏引进优良桃树苗,露香园水蜜桃成为上海名产;顾氏孙媳善于绘画、刺绣,“顾绣”为全国几大刺绣之一。后顾氏家道中落,园林荒废。清道光年间,上海知县动员士绅捐款重修,为上海三大名园之一。1842年设在园内的火药局火药仓库爆炸,露香园被夷为平地,此园遂废。露香园周围的青莲街、阜春街、万竹街等,均由露香园景点名称而来。

  在万竹街上的青莲路上,有一座建于1911年的万竹小学,因学校注重训练、严谨治教,教育质量高,被社会推为上海小学之最。蒋氏经国、纬国两公子,曾先后入万竹小学就读。1956年上海市政府命名万竹小学为市实验小学,为教育部所属重点小学。

  坐着11路公交车

  一路感受着上海的历史

  沿途所见皆是老上海风情

  习惯了拥挤喧闹的都市

  偶尔来一次寻找上海记忆之旅

  也是一种别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