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中国话剧协会华东大区高峰论坛在沪开幕:创作仍是道坎儿

2017-12-26 09:55:33

来源:东方网 作者:陈宏 选稿:任世杰

  东方网12月26日消息:据《青年报》报道,上海发布“文创50条”之时,其实已基本建成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重镇,包括话剧在内的演艺产业,在上海正经历着空前的繁荣。然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话剧业界来说,他们仍然在思索着存在的问题,并谋求解决之道。上周末,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承办的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活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国话剧协会2017华东大区高峰论坛在沪开幕,众多专家探讨了业内关注的创作、人才等问题。

  创作呼唤综合性人才

  如今,上海的话剧演出场次很多,票房产出也不低,但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昌勇认为,市场的高度发展,让行业“必然进入了消费时代和文化产业时代,这种影响对我们整个创作,包括我们的人才培养影响非常大”。

  他说,现在的舞台创作经典剧目减少了,以前很多经典剧目都是源于著名的文学作品,但是现在都是舞台艺术的新创作,“跟文学好像有一种天然的不交通、不沟通,这种交流的机制没有了,我们不太关注了。这种联系跟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的细分是有关系的。各种行当非常细,不像以前是非常综合的。”而这种细分,也体现在人才上,“上半年我们和国家话剧院合作《狂飙》,我们就发现田(沁鑫)导演对本子特别重视,这个剧本一定是她自己写的,而且是花大量的时间和做了大量的调查。我们今年跟波兰的导演合作,我们发现这些导演不仅剧本自己来,连灯光设计、舞台设计都由他自己做。”

  而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是市场繁荣背后巨大的挑战。”基于这种情况,他透露,上戏正在进行应对,“我们加大了选拔的力度,选拔的标准也在提高,我们学校的文化课,学生的高考分不断提高要求。”

  话剧民族化需重视

  创作方面的问题,不仅出现在人才上,还出现在创作方向上。著名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罗怀臻就提出了期待:“希望在下一个十年的时候我们有很多中国学派的话剧、剧目诞生,它的标志就像时至今日不会有任何一个中国的话剧团体没有演过外国的戏剧。今后的10年能不能让一些外国的戏剧演中国的话剧呢?也就是说话剧既然作为人类共有的一种艺术样式是有一种价值观的,有一种审美观,是可以相通的。”

  他说,中国话剧诞生了110周年,而正是这种形式,让中国打开了视野,看到了人类共有的传统。但如今,中国话剧应该能“反刍话剧、回报话剧”,十年前他创作了《兰陵王》,就是期待能在民族话剧上有所建树:“以往有些导演拿到了话剧的剧本,赋予了一些戏曲表演的方式,我希望我这个剧本本身能有民族化表演的依据。而且我希望民族化表演的依据不再是对戏曲程式化简单的借用——民族化更多的是民族视角、民族情感、民族观念、民族美学。”

上一篇稿件

中国话剧协会华东大区高峰论坛在沪开幕:创作仍是道坎儿

2017年12月26日 09:55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12月26日消息:据《青年报》报道,上海发布“文创50条”之时,其实已基本建成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重镇,包括话剧在内的演艺产业,在上海正经历着空前的繁荣。然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话剧业界来说,他们仍然在思索着存在的问题,并谋求解决之道。上周末,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承办的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10周年活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国话剧协会2017华东大区高峰论坛在沪开幕,众多专家探讨了业内关注的创作、人才等问题。

  创作呼唤综合性人才

  如今,上海的话剧演出场次很多,票房产出也不低,但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昌勇认为,市场的高度发展,让行业“必然进入了消费时代和文化产业时代,这种影响对我们整个创作,包括我们的人才培养影响非常大”。

  他说,现在的舞台创作经典剧目减少了,以前很多经典剧目都是源于著名的文学作品,但是现在都是舞台艺术的新创作,“跟文学好像有一种天然的不交通、不沟通,这种交流的机制没有了,我们不太关注了。这种联系跟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的细分是有关系的。各种行当非常细,不像以前是非常综合的。”而这种细分,也体现在人才上,“上半年我们和国家话剧院合作《狂飙》,我们就发现田(沁鑫)导演对本子特别重视,这个剧本一定是她自己写的,而且是花大量的时间和做了大量的调查。我们今年跟波兰的导演合作,我们发现这些导演不仅剧本自己来,连灯光设计、舞台设计都由他自己做。”

  而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是市场繁荣背后巨大的挑战。”基于这种情况,他透露,上戏正在进行应对,“我们加大了选拔的力度,选拔的标准也在提高,我们学校的文化课,学生的高考分不断提高要求。”

  话剧民族化需重视

  创作方面的问题,不仅出现在人才上,还出现在创作方向上。著名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罗怀臻就提出了期待:“希望在下一个十年的时候我们有很多中国学派的话剧、剧目诞生,它的标志就像时至今日不会有任何一个中国的话剧团体没有演过外国的戏剧。今后的10年能不能让一些外国的戏剧演中国的话剧呢?也就是说话剧既然作为人类共有的一种艺术样式是有一种价值观的,有一种审美观,是可以相通的。”

  他说,中国话剧诞生了110周年,而正是这种形式,让中国打开了视野,看到了人类共有的传统。但如今,中国话剧应该能“反刍话剧、回报话剧”,十年前他创作了《兰陵王》,就是期待能在民族话剧上有所建树:“以往有些导演拿到了话剧的剧本,赋予了一些戏曲表演的方式,我希望我这个剧本本身能有民族化表演的依据。而且我希望民族化表演的依据不再是对戏曲程式化简单的借用——民族化更多的是民族视角、民族情感、民族观念、民族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