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2017年上海众多老房子华丽变身 看看你去过几个

2017-12-8 09:13:49

来源:东方网 选稿:任世杰

  据乐游上海,“百年中国看上海”,上海的历史风貌保护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许多历史建筑不仅得到了妥善的保护,更通过改造,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走进这些老房子,也就走进了上海的前世今生。今年以来,申城有很多老房子悄然变身,成为城市休闲生活的新地标。

  上海历史博物馆

  前世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所在地,原为上海跑马总会大楼,建于1933年。建筑占地89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髙4层,西北端是高53.3米高耸的大钟楼,钟楼最上部是四面三角形坡形顶,顶与大钟之间是瞭望台。钟楼四面镶装有圆形直径3.3米的大钟,钟面上的数字为罗马文,气势壮观。解放后相继被用作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和上海美术馆,是上海重要的文化场所和城市地标,也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及优秀历史建筑。

  今生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共展出文物1000余件组文物。80%文物为首次展出。点击详细介绍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已经开始内部试运行,期间除持指定日参观券者外,目前暂不开通网上预约参观及现场领券参观。“上历博”预计将于明年3月底,全部常设展厅向社会正式免费开放。

  地址:黄浦区南京西路325号

上一篇稿件

2017年上海众多老房子华丽变身 看看你去过几个

2017年12月8日 09:13 来源:东方网

  据乐游上海,“百年中国看上海”,上海的历史风貌保护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许多历史建筑不仅得到了妥善的保护,更通过改造,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走进这些老房子,也就走进了上海的前世今生。今年以来,申城有很多老房子悄然变身,成为城市休闲生活的新地标。

  上海历史博物馆

  前世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所在地,原为上海跑马总会大楼,建于1933年。建筑占地89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髙4层,西北端是高53.3米高耸的大钟楼,钟楼最上部是四面三角形坡形顶,顶与大钟之间是瞭望台。钟楼四面镶装有圆形直径3.3米的大钟,钟面上的数字为罗马文,气势壮观。解放后相继被用作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和上海美术馆,是上海重要的文化场所和城市地标,也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及优秀历史建筑。

  今生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共展出文物1000余件组文物。80%文物为首次展出。点击详细介绍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已经开始内部试运行,期间除持指定日参观券者外,目前暂不开通网上预约参观及现场领券参观。“上历博”预计将于明年3月底,全部常设展厅向社会正式免费开放。

  地址:黄浦区南京西路325号

  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

  前世

  这是上海市中心规模最大的私人花园之一,占地4773平方米,共有欧式房屋5栋,建筑面积1048平方米。老洋房的花园中间,是大草坪,草坪周围,百年香樟树枝繁叶茂,花园深处,花草修剪得精致漂亮。

  该建筑物始建于1920年代,刚建成时是德国商人的私宅。1930年时被颜料大王周宗良买入,经过其女婿作家徐兴业、再到外孙水彩画家徐元章,2006年经过市场拍卖以后由上海地产集团购得。

  今生

  10月1号,坐落在这里的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正式试运营并对外开放,它是国内第一家以交响音乐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有300多件珍贵的文献资料以及实物展品,由三大板块组成:“乐之河”梳理了上海交响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乐之华”着重介绍中国指挥家、作曲家及交响乐代表作,“乐之传”则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普及交响乐知识。

  展品涵盖手稿、乐谱、乐器、唱片、书籍、信件、节目单等等内容,有中国第一架演奏用的斯坦威钢琴,国内现存最早的交响乐演出节目单,还有工部局乐队录制的黑胶唱片,也包括今年刚刚去世的朱践耳先生整个60年创作的跟他相伴的钢琴。

  地址:徐汇区宝庆路3号

  门票:采取微信预约制,需提早7天预约,免费参观,每日限定50名观众。

  荣宅

  前世

  荣宅,堪称上海最为高雅的花园洋房之一。中国近代史上白手起家的著名企业家荣宗敬(1873-1938)以“面粉大王”之名享誉中国。荣宗敬及其家族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此居住。这幢伫立于繁茂花园之上的宏伟红顶大宅凝结着无数匠人的心血,当年兴建的荣宅面积约220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折衷主义风格,形式丰富。主立面设两层列柱敞廊,具法国古典主义特征。平面复杂,内部地面、木作和彩色玻璃等处装饰精美。可点击详细介绍。

  今生

  历经百年的荣宅迎来了PRADA以及意大利建筑设计师和工匠团队。他们在当代修复中引入欧洲匠艺的做法,让修复后的荣宅充满着鲜明的欧洲古典主义色彩。荣宅的修缮工程目标在于修补破损之处,以恢复宅邸内饰外景的历史原貌。同时对宅邸进行必要的结构性加强及功能性革新。

  荣宅的建筑结构大体保存完好,经过精挑细选所组成的意大利专家工匠团队承担起对宅邸多处装饰与结构的保护工作——包括石膏装饰、木质镶板、彩色玻璃及类型多样的装饰面砖等。制作工艺与安装技巧都尽可能效仿传统,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也与百年前荣宅最初建造时保持一致。

  地址:静安区陕西北路186号

  提示:Prada荣宅将延长开放至2017年12月17日

  民生码头

  前世

  1908年,英商蓝烟囱轮船公司收购了“瑞记洋油栈码头”,委托英商太古洋行建造“轮船码头”,蓝烟囱码头就此诞生。轨道移动式吊车,仓库升降机,防火防爆设施,储存军火的危险品仓库……这些放在现代依然牛气的设备,民生码头百年前就有了。无愧于当时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运输最繁码头等各种头衔。1975年,民生码头建成了“四万顿粮仓”,1995年),民生码头又建造了一个储量八万盾的粮食筒仓,荣升亚洲的最大容量散粮筒仓,以绝对的气势抢足了当年其他码头的风头。

  民生码头在辉煌了几十年后,黄浦江岸线产业逐渐开始转型、工业外迁。经过了几次的翻修和整改,码头功能需求逐渐减弱,慢慢沉寂,最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今生

  10月15日,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及周边开放空间开幕。从粮仓转型为展场,8万吨筒仓经改造完成功能转换。在一期改造工程中,8万吨筒仓已释放出1.3万平方米的室内面积,和北面沿江的257库部分室内空间组成1.6万平方米的展厅,可供200多个参展作品集中展示。筒仓内的空间艺术季展览包括4大主题展及12个特展。4大主题展集中在筒仓1楼展出,每个筒仓下方陈列1至2名艺术家的作品;12个特展汇集众多中外建筑事务所在城市、建筑、空间方面的探索。

  周公馆

  前世

  周公馆,即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1946年~1947年国共谈判期间,周恩来在这里工作、生活,并曾在此接待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与国民党政府代表邵力子、吴铁城及第三方面代表沈钧儒、黄炎培等交换意见,还举行过中外记者招待会。1979年2月,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经中共中央批准筹建。1986年9月1日起,正式对外开放。2017年进行闭馆整修。

  今生

  明年3月5日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为此,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纪念馆对旧址建筑进行了全面修缮,同时调整了旧址陈列室的部分展品,改善了观众服务设施,并于2017年8月重新开放。为了保护旧址和纪念馆的安全,将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定额限流措施。纪念馆重新开放后,观众凭二代身份证及指纹识别,自助领取入场券,免费参观。

  地址:黄浦区思南路73号

  中央商场

  前世

  这里见证了百年南京路的繁荣繁华:曾有过中国最早的城市公用事业企业——上海煤气公司的专卖店,见证了煤气路灯、电话、电灯、自来水、有轨电车等城市公用设施在上海的最早开通;曾有过启蒙上海人西餐礼仪的德大西菜社,以及屈臣氏大药房、马尔斯咖啡馆(东海咖啡馆前身)、打字机复印机商店;曾有过闻名国内外的中央商场及中央商场维修公司;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著名犹太摄影师沈石蒂在美伦东楼二楼开设“上海美术照相馆”,为在沪的中外人士留下了精美的肖像…… 

  今生

  2017年10月,中央商场重开。重开的“外滩·中央”定位为“商旅文生活秀”的体验综合体,规划有精致零售、特色餐饮、总部办公、文化艺术等四大业态,总体延续街区的时尚气质。一期目前开业的主要以一楼沿街的运动品牌店和面包房为主,二期的华侨大楼未来将打造为精品酒店,新康与新建大楼将被赋予文化艺术和演艺的元素,目前完工日期暂未确定。

  地址:南京东路119号

  上海大戏院

  前世

  其前身是始建于1942年,于1943年正式营业的上海大戏院。上海大戏院营业初期,专演艺华剧团的话剧。“艺华”主要演员有孙景璐、上官云珠、蒋天流、吴洋等,演出剧目有《女人》《大鹏山》《多天宝鉴》等。

  1956年大戏院正式更名为上海电影院,这里地理位置独特,文化氛围浓郁,周边交通便捷,商店成片。它虽是二轮影院,但来看电影的观众还是络绎不绝,时常客满。2011年,这栋建筑因年久失修存在消防安全隐患,被下发了整改通知书,随后开始停业整顿。

  今生

  2017年3月,上海大戏院重开,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运维。改造后的建筑如同一块悬浮在地面上的巨石,坦然且紧密地嵌入相邻的建筑物之间。原先有三个厅的电影院,变成一个拥有近 300 个座位的小剧场。在戏院的一楼,有着天井的空间既是戏院的前厅,也兼具承担戏剧首映会的场所。再向里面走,便是一个可以容纳 300人的剧场空间,将来会有更多的欧美经典剧在这个“黑盒子观影厅”上映。

  地址:徐汇区复兴中路1186号

  上海百乐门

  前世

  前身是金城大戏院,始建于1933年,1934年2月1日正式开业。早期曾有《渔光曲》、《风云儿女》等大量国产优秀影片在此首映,被誉为“国片之宫”。1935年,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首次在此唱响并传播。1957年周恩来总理提议更名为“黄浦剧场”并亲笔题字。

  今生

  历时三年多完成修缮的上海百乐门,2017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全新的百乐门恢复老上海的“舞文化”,以文化娱乐为主要功能,设有舞厅、餐饮、Ktv等,其中三楼舞厅主打怀旧,二楼舞厅偏重时尚流行,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群需求。未来百乐门还会参与影视剧拍摄,成为一处影视拍摄地。并且未来百乐门将开设公益场,不定期向普通公众开放参观。

  地址:静安区愚园路218号